4月11日,学校召开本学期第5次校务会暨2022年学校第23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及校园安全工作会议。校领导及各处室、院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以及相关重点岗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长陈德清主持。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及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两个会议精神,为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要强化我校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科技特派员要熟悉政策文件,关注信息热点,注重信息收集,不断增强对河源企业状况的了解,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会议指出,我校罗春娜老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模范代表被推选为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这既是个人和集体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切实履行好党代表职责,带头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示范和带动全校师生团结奋进,创优争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了有关值周及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会议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要坚持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近期,我省疫情呈现出多点、多源的态势,防控形势严峻紧迫,尤其广州、佛山近期接连出现疫情,广州各中小学已转为线上教学,高等院校已实施封闭管理。校内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学生管理,做到“非必要不离校”,要积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健康状况,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传达省、市、属地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坚决防止违反疫情防控管理和规定的事件发生。教职员工要做到家校“两点一线”,并积极做好校园核酸抽测工作,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动态调整校园管控措施,杜绝“一封了之、一放了之”,要精准预测、精准研判、精准防范,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以最小成本来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
要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校园安全管理大格局,要强化教育管理,积极将安全、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融入课程,构建大课、微课和在线APP立体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安全吹哨人机制,做到安全预防在前。要构建校园安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定期开会研讨有关学业、就业、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等方面工作,构建学生档案库,建立家校联动机制,确保有效发现和妥善处置安全问题。要明确和完善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安全工作考核与评价,不断筑牢学校安全工作防线。
要持续推进学生就业工作。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学生平均就业去向率距省有关就业任务要求还有差距,要高度重视、动态跟进,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借鉴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协同为学生就业提供意见参考、信息支持和平台搭建,不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效率。
陈德清强调,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高效推进学校办学管理各项工作。学校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校,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要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不负使命。要遵循“厚德、强技、奋发、敬业”的校训精神和“三凡事、三分明”的处事原则,扎实推进职能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考核评价。在职责范围内,要勇于担当、协同配合、共同化解问题和矛盾。工作中不推诿扯皮,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努力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最后,党委书记韦荣作总结讲话并强调: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密联系我市“五大产业”建设和“七大行动”举措,找准学校在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战略中的定位,扛起责任担当,从党建、人才培养、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河职院服务地方的积极作用。二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实疫情防控与校园安全工作。要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抓紧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工作。要加大食品安全、舆情管控、学生外出实习等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基于校园大数据信息调取和研判机制,尽早、尽快、精准掌握安全隐患信息和数据,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前置,提高工作效率。要切实主动采取有力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三要组织筹备好学校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以及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切实发挥党建引领,营造全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文字:温育礼
摄影:温育礼
通讯员:蔡鹏
审核:汤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