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我校于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分析与指导专题讲座。我校就业中心主任柳晓夫、各二级学院辅导员、2022届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专题讲座。本次专题讲座由柳晓夫主任主讲。

柳晓夫主任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学生就业新探索分五点进行分析,一是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情况,“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其中2019届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本科为25.8%,高职为20.4%,大学毕业升学比例持续上升,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领跑薪酬榜,其中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与2015届相比,起薪涨幅为23.6%,与2015届专科毕业生相比,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娱及零售业,数据显示,“教育业”是2019届自主创业的最主要领域;二是2021年我校毕业生情况,全校各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35%,毕业去向区域最多的五个城市为广州市、河源市、深圳市、惠州市及东莞市,毕业去向最多的三个行业为“教育”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专升本人数的升学率为17.56%;三是2022年毕业就业形势预测,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竞争激烈,疫情影响仍有不确定性,校园招聘岗位数量也有所减少,就业市场对于求职者的素质不断提升,对去年待业的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学生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成高期待、慢就业加剧,“互联网+就业”模式尚需完善;四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学生就业新趋势,就业市场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和空间分布不均,企业招聘阵地由“线下”转战“云端”,就业市场对于求职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职业形态和工作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五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学生就业应对策略,“云端”招聘成为疫情及后疫情时期的主要招聘方式,一为教育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及“河职院就业服务平台”。二为一手操办,每个毕业生利用手机绑定“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上传“基本信息”、完善个人电子简历、填报毕业去向信息、校对和打印电子报到证、网上报道、网上申请改派及查看档案去向等。三为网里网外,网里关注就业政策升学扩招等关注官方举办公益网络就业服务平台,网外挖掘人脉资源、调整求职心态和提高综合素质。四为勇网职前,大胆触网,主动猎职,积极就业。

本次专题讲座,有利于我校2022届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合理规划未来人生,有利于更准确择业,今后发展与成材,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文字:(采编部)李娜
摄影:(摄影部)涂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