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学校召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疫情防控工作协调会,学校领导及各院部、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陈德清校长主持。
会上,全体参会人员收看收听了全省第57次学生返校工作专班视频调度会议,传达了李希书记等省领导关于广州番禺区歹徒砍伤学生事件的批示精神,对校园安全防范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再部署,会议要求:一是关于校园安全方面。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吸取广州砍伤学生事件教训,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防此类问题再发生。二是关于校门管理方面。各学校要对校门管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实事求是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改进优化校门管理方式。三是关于中秋国庆放假方面。各高校要根据属地疫情形势和学校课程安排,以人为本,自行妥善安排好中秋国庆假期生活。
接下来,在听取我校有关部门就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后,陈德清对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
一是全面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校园安全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特殊时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对师生的应急避险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暴恐袭击、意外伤害等防范和自救技能;要全面加强校门口安全防范,安排专职保安员持械上岗,严防外来人员在校门口滋事;要不断加强校园安防巡查力量,选拔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退役学生组建校卫队,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组织必要的强化训练,壮大校园防卫力量;要全面加强校园警戒,加强校园周边巡查,发现可疑人员,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确保校园平稳有序和师生生命安全。
二是提升校园治理能力,做好师生后勤保障。后勤工作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工作学习效率和师生的切身利益。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防控严格校园管理的背景下,后勤服务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科学调度错峰用餐时段,合理划分食堂就餐区域,优化现行菜品方案,提升用餐运转效率,避免过度聚集用餐;要灵活开拓分散用餐场所,在用餐卫生得以保障的前提下,适度引导学生外带打包用餐;要加强用餐卫生的清理和检查力量,配备充足的卫生清理工具,提高卫生清理的频率,组建由学生为主的卫生监督员队伍,做细卫生清理及检查工作;要提升校医室就诊服务水平,关注就诊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沟通积极引导,借助社会专业医疗力量,提供全天候医疗健康服务,切实增强师生在特殊时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依法依规安排放假,合情合规审批外出。坚持依法依规做决策,是工作科学有效的保证,坚持合情合理做沟通,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中要善于将法理和情理共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规定,结合河源疫情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做好我校中秋国庆放假安排;要善于从补假、课程、学业等方面做好沟通宣传,争取师生员工理解、支持和配合;节假日期间,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师生平安度过节日假期。各有关部门要不断改进优化校门管理方式,广泛听取并合理采纳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搞“一刀切”,采取更切合实际的分类管理措施,对学生因实习、探亲、就医等原因确需进出校门以及在河源市内活动的,要简化程序,切实方便学生进出校门;对学生到河源市外活动的,要提前做好报批、健康监测和防控指引等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安全返校。
最后韦荣书记作总结发言,他强调:
一要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专班视频调度会议的有关精神以及校长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千头万绪,各级各部门要找准重点、牵住“牛鼻子”,重点关注师生反映强烈涉及切身利益等突出的问题,解决好食堂供求关系不平衡问题,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三要辩证处理好疫情防控与人员外出的关系。各级各部门不能因为严控疫情,搞过度防控,也不能因为“零病例”,而放松警惕,要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审时度势,精准把握“控”与“放”的度,分门别类做到精准施策。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力量。各有关部门要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校卫队、卫生监督员、志愿者队伍,以此增强学生“安全防范、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的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缓解学校“人力不足、服务不广、监督不够”的困境。五要善于把“危机”转化为“契机”。伴随中秋国庆小长假人员外出、新生报到以及疫情形势不确定性,学校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是一次“危机”,同时也是实现治理革新的一次“契机”,各部门要在总结“危机”规律基础上挖掘治理潜能,增强制度性检视和防范力量,完善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校园治理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